话说,乾隆年间,有个名叫邱玉麟的官员在自己的旧宅上翻建房屋,按照面积,他可以建造七开间房屋,可是由于他的官职比较小,是布政司理问,相当于布政司的负责人,官职六品。按照等级制度,他就...
退一步处,是清末爱国将领张曜的故居。为什么会起这么独特的名字呢?
蒯厅又叫“树滋堂”,是蒯嘉珍建筑的宅院中的一间正厅。这座厅堂极有特色,外观高大雄伟,十分气派,面积163平方米。这里是相亲的绝妙场所,也是说书的好去处。晚清及民国年间,来此说书的名角儿...
黎里李厅系区文控单位,建于清康熙年间,其中第三进原名“传经堂”,同治年间改为“易安堂”,至晚清将“易安堂”改成书场,即“易安书场”,上世纪后期,第一进遇火灾被焚,现还能见售票窗口,...
施家洋房位于望恩桥附近,这栋红房子是怎么来的呢?故事还得从民国初年说起。
鸳鸯厅是花厅的一种,一厅分为南北两个独立成局的厅,中间脊柱落地,脊柱间用屏风、地罩等分隔开来,多数鸳鸯厅的梁架制作,一半扁作,一半圆作,艺术地作出区别。
彭宅,晚清和民国早期(1935年)的建筑结合群,第三进西侧有一口宋井。暗弄中有台阶,所以采光特别周全,既有花窗、天窗和,还有放置油灯的孔洞。建筑本体四至范围:南立面宽12.6米,北墙宽9米,...
黎里古镇上毛宅的走马堂楼为明代建筑。据悉,毛宅最早由毛大亨(约1495~1544)建造了前四进,前厅后堂,第一进平屋作门厅,第二进楼厅作书房,第三进是正厅敦厚堂,是会客议事之所。毛大亨拟定了...
王宅,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,建于清道光年间,三开间四进,教育家王倪寿芝故居其木雕极具特色。暗弄中间开有天窗。建筑本体四至范围:南立面宽11.2米,北墙宽12米,东西墙均长47.4米,保护面积554...
黎里镇西的西徐家弄与西蔡家弄(老医院弄)之间有一幢八进深的大宅,此宅即是徐达源故居。
殷明珠的外甥殷元骐先生原为兰州大学博导,甘肃省政协委员、常委,甘肃民盟副主任委员,可其生前十分关心家乡黎里的变化。殷元骐先生的儿子殷健学先生,特别来到黎里准备将几幢殷氏古建筑整修后...
南社是辛亥革时期成立的进步文学团体,由柳亚子、陈去病、高天梅等人发起。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,南社社员借诗文唱酬,宣传资产阶级革命,南社通讯处将黎里的先知先觉者凝聚在了一起。蔡寅、毛...
位于黎里镇中心街30号的这处深宅大院,是清乾隆年间的江南名宅。原是清乾隆直隶总督、工部尚书周元理的私邸,旧名赐福堂。前后六进,备弄深达92.9米,占地面积2603平方米,建筑面积2862平方米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