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赐福弄的得名源于周元理。直隶总督、工部尚书周元理(1705-1782)为官36年,兢兢业业,两袖清风,深得乾隆信任。因为乾隆挽留,周元理古稀之后,还留任了6年。乾隆多次赐周元理黄马褂与上方珍...
走近黎里建新街的中金家弄,只见弄堂的墙壁因年久失修而有点倾斜,一段露天的弄堂地面上长满了青苔,那座老屋在斑驳脱落的墙体上露出一角灰暗的雕花木梁,仿佛述说着这座老宅的历史,这里便是金...
中丁家弄东边有一幢西式洋楼,由中国第一代影星殷明珠所建。
新蒯家弄是黎里第四大姓蒯家第二大建筑群落。第三进正厅取名树滋堂。此堂高大轩敞,左右两边辟有夹厢,那是相亲的绝妙场所。此堂又是演说评弹的书场,其他书但说无妨,只不准说《杨乃武与小白菜...
西徐家弄走出了清代的一对文学夫妇,夫婿是乾隆时期翰林院待诏徐达源,著作等身,最受称道的是他编写了本镇第一本《黎里志》。而妻子吴琼仙亦工诗书,擅绘画,其诗风格清新,著有《写韵楼诗集》...
清道光年间,黎里北长田村殷家有两兄弟,兄殷寿彭(约1810-1872)弟殷寿臻(约1812-1872),聪慧好学,分别在15和16岁得中秀才,得入吴江县学读书资格,但经济负担不起。后两人住在镇上殷家弄的...
陆家弄因陆氏而得名。陆氏本是吴门大姓,早在三国时期江南就非常著名。排入黎里八大姓,不足为奇。可是黎里陆姓,留下的资料实在不多。
李家弄李姓在黎里八大姓位列第三,他们的堂名本来是“传经堂”,李璜乾隆年间官广东韶州知府,在韶关丹霞寺他发现一部《遍行堂集》,从而酿成一场惨祸,丹霞寺被焚,五百僧众尽数遇难。此后,李...
鸿寿弄是黎里第一大姓周家第二大建筑群落。
黎里邱家有东西两条弄堂,东邱家弄又称哺坊弄。两条邱家弄贯通了两个三开间四进深的方阵。
东蔡家弄正义堂民国时期的主人是蔡真,东蔡的后起之秀。东蔡家弄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落,始建于晚清,改建于民国,面阔五开间,纵深八进,辟有花园池塘,占地面积1780余平方米,典型的江南水乡绅...
陈家湾堂弄在作字圩,现在的梨花街。这条巷弄记载着黎里八大姓陈氏的兴衰荣辱。陈家清初声名鹊起,陈永年捐资筑建了道南桥,陈鹤鸣还被称为“郡马”。其后人也都有科举出身,家乡盛赞陈家“五子...
康熙初年,徽州棠樾鲍氏一支来到黎里,他们先开设德盛堂米行和德全堂酱园,稍后又在自家住宅群北面,利用一块三角空地开设崇德堂竹行,徐达源《黎里志》和蔡丙圻《黎里续志》的老地图上都标明此...